走向郊区!多所985,建新校区

来源青塔   2023-07-08 19:13:25

近年来,全国各地的大学新校区,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。


(资料图片)

然而,和位于繁华市中心的校本部相比,许多高校的新校区不仅跨区,甚至跨市。

“同校异地”的学生们不得不感慨:进城五小时,游玩五分钟。不是不想浪,只怕赶不上回校的末班车。

没有最远只有更远

大学的新校区建设,正从市中心向郊区转移

在寸土寸金的北京,多所本部位于海淀、朝阳“学府区”的高校,陆续在沙河、良乡大学城建起了新校区,或扩散到通州、大兴、怀柔、顺义等外围郊区。

从它们的中心老校区到新校区,需要跨越几环,走一趟快则一小时打底,慢则两小时起步。碰上需要公交往返的新校区,再遇上堵车,能坐到地老天荒。

图丨北京电影学院到怀柔校区 至少需要2小时

同样是在一线城市,聚集了华东理工、上师大等大学新校区的奉贤大学城,到上海市区最快的方式是坐大巴转地铁,因此校友亲切地称之为“奉大荒”、“海湾大农村”

图丨奉贤大学城到市区,最快的方式是坐大巴

与此同时,高校向县城或周边城市“偏移”,也逐渐成为一种常态。

在失去母体的庇护之后,一些独立学院选择了走向城市边缘。对它们来说,往偏远地带建校区,是对生存的一种妥协。

截至2017年,已有超过100所独立学院迁建校址,其中47所搬到了县城(有的为县级市,有的在学校选址后撤县设区),在县域办学的独立学院离中心城市的平均距离是69.6公里

南京理工大学盱眙校区、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、南昌职业大学香樟校区等新校区,均设置在县域。

近年来,还有不少高校,已经或正在布局同省跨市的异地校区:

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即将启用,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一期建设全面完成,四川大学积极推进眉山校区东南大学于2022年与无锡市签约共建无锡校区……

当新老校区相距越来越远,大学生们也只能在感慨“进城如还俗,返校如取经”之余,“被迫”远离尘嚣,埋头苦读。

超半数985,在建新校区

为什么即使新校区位置偏远,高校依然坚持建设?除了用地成本的考虑,最主要的原因,是迫切需要拓展办学空间、改善办学条件

大扩招二十余年,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从1998年的9.76%,增长到了2022年的59.6%,在校生数量翻了近13倍。

与此对应的是,普通、职业高校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断下降,2022年仅为25.21平方米,比1998年减少了7.29平方米。

图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老宿舍

拥挤和压力随之而来。由于宿舍不够住,北大、清华、南大、北师大、北理工等多所高校,都已先后表明,不再为非全或全日制专硕等部分学生提供宿舍

此外,自习室、图书馆座位靠抢,仪器要预约排队,实验楼靠校外租赁……捉襟见肘的办学空间,已经影响了学校教学科研、师生学习生活等多方发展

市区日渐饱和,用距离换空间,成为高校当下缓解用地紧张的唯一出路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1年来,超半数985高校启用或正在建设新校区,且不少坐落于郊区。

政策、土地与资金

高校的动迁,还与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密不可分。为了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北京、天津、重庆、济南等地的发展规划中,都对新校区进行了部署。

2021年来,为了补齐粤东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短板,广东省大力实施“冲补强”计划,推动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、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、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等相继揭牌,实现了本科、高职院校的地级市全覆盖。

作为高端人才的蓄水池和地方建设的开路者,新校区也可以提升城市的内生动力,辐射周边经济发展

“闵大荒”自12年前各大高校陆续搬迁,已经从偏远地带的郊野逐渐变成上海的一极,上世纪90年代还是田野和村庄的中关村,如今已是我国最重要的科技聚集地之一。

为此,不少地方政府均出台了免费给地、补贴运行等各类优惠政策,吸引高校落户。

2017年1月,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发布《打造首都高校疏解集中承载区工作方案》,其中提出:向每所北京高校无偿提供2000亩至3000亩的土地、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给予适量资金支持。

图丨唐山市曹妃甸区打造首都高校疏解区

河南信阳市罗山县江淮新区,则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无偿提供了2000亩土地,并且负责筹措资金建设教学、科研、办公、运动、生活等需要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……

政策、土地与资金上的吸引,对于亟待扩建的大学来说,无疑是“久旱逢甘霖”。

办好大学,才是关键

然而,校区并不是建得越多越好。越发分散的校区,将导致运行成本增加、管理难度加大,降低校区合作效,也不利于师资力量、仪器设备等校园资源的共享

因此,整合校区资源、集中办学,成为了新校区建设中的一股隐秘逆流。

近年来,贵州省委、省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实施“一校一址”。其中,2023年,贵州将确保建成贵州医科大学、贵州财经大学、贵州理工学院、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校新校区并搬迁入驻。

图丨贵州医科大学,拟整体搬迁云漫湖校区

而面目一新的新校区,由于积淀尚浅,构成校园回忆的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,在老校友的眼中都已变得陌生,因此埋藏了人文传承断裂的隐忧。

一些地处偏远、交通不便或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的新校区,还可能成为“文化孤岛”,对师资的跨校区流动和学生的科研、实习造成困扰。

要避免无止境的新校区建设与搬迁,或许做好规划设计,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,集中力量将学校办好办精,才是高校的必修课。

建起一个崭新的校园之后,后续配套设施、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跟进,也依然任重道远。毕竟大学的内涵式发展,本质在办学质量和以人为本,不应以牺牲师生的便利为代价。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