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山加速抢占“蓝碳”“碳”索之路

来源凤凰网   2023-05-06 15:11:16


【资料图】

今年2月,象山在全国首拍“蓝碳”,西沪港一年碳汇量2340 吨碳汇以24.8万元成交,开创碳汇交易先河,“碳”索之路迎来“破冰”。然而,在“双碳目标”之下,低碳发展的“潜力股”——“蓝碳”如何加速盘活转化?近日,省政协委员、象山旭文海藻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文荣提出《关于加快象山县“蓝碳”发展的建议》。

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中,中国作出“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,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”承诺;而“蓝碳”,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,并将其固定、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、活动和机制;向海洋挖掘固碳潜力为此“风生水起”。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象山,加快“蓝碳”发展不仅顺应国家战略,而且对激活海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。

据朱文荣调研,象山的盐沼生态系统碳汇量每年达10.28万吨,以坛紫菜、海带为主的大型藻类养殖碳汇量每年约2.17万吨,以牡蛎为主的贝类养殖碳汇量每年约3.22万吨。但由于海洋碳汇是新兴研究途径,社会大众对“蓝碳”概念较为陌生,海洋蓝碳的重要性未被充分认识;也缺乏完善规范的蓝碳交易技术体系,蓝碳发展面临较大制约。

此外,放眼全省,目前尚没有针对蓝碳设立统一的研究平台,研究能力尚显不足。海洋碳汇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,缺少税收、环保等配套政策支持,难以吸引投资和资本参与,商业化市场化进程相对缓慢。

为此,朱文荣建议,要加快摸清“蓝碳”发展家底。制定实施蓝碳监测方案,加强对全县滨海湿地、滩涂、岸线、海域、海岛等典型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,尽快摸清蓝碳现有储量及增汇潜能。建立海洋生物和海洋养殖,特别是海洋牧场、海洋多层次立体综合养殖的碳汇收支计量体系,率先形成关于蓝碳项目的监测、报告、核查标准和评估规程。

要打造省级蓝碳交易先行区。引入海洋蓝碳研究技术力量,打造“蓝碳”实验室、技术创新中心、产业创新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等;系统谋划针对海洋蓝碳研究的项目库,提高海洋碳减排、增汇、封存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,争取在象山建立高能级的海洋碳资产交易平台。

要构建碳汇渔业示范区。加强渔业碳汇功能、扩增途径与潜力的研究,引入增汇新技术,建设增汇示范工程。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碳汇行业,积极拓展深水抗风浪网箱、大型海藻等离岸养殖,鼓励发展浅海贝藻碳汇渔业,实施盐沼、红树林生态修复和海洋牧场碳汇渔业等示范工程,建立稳定长效的生态系统碳汇区。

来源:宁波科技

猜你喜欢